MVC 是 Model-View-Controller 的简写,即 模型-视图-控制器。
在Web前端开发中,Model 即数据,View 即 HTML 和 CSS 展示给用户看到的效果,Controller 是 Model 和 View 之间的纽带。
在这种模式中,View 和 Model 是分离的、相对独立的,即低耦合的。
MVW 与 MVC 类似,也可写作 MV*,是 Model-View-Whatever 的简写,即 模型-视图-爱啥啥。
也就是在 MVW 中并不关心联系 Model 和 View 的纽带是什么,你爱是啥就是啥。
AngularJS 就是一种 MVW 框架。
要回答这个问题,可以说出很多原因。神马“提高开发效率”、“架构设计精良”、“双向数据绑定”。。。。。等等。
其实都是P话!
最重要的原因是:市场需要!
最适合自己项目的框架应该是专门为自己的项目设计的框架,也就是自己根据项目的特性设计框架。这也是很多公司再在 AngularJS 这类框架的基础上再封装一层的原因。
在项目中使用如 jQuery、touch.js 这类库来提高开发效率是有必要的,但框架这类东西还是自己设计比较好。
当然,对于很多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公司来说,就无所谓了。
由于本教程中的有些示例代码需要调用服务器端的接口,因此需要一个测试服务器来做测试。
本人提供了一个测试服务器,点击这里下载。
将下载后的压缩包解压,将解压后的文件放入一个文件夹。
由于此服务器使用 nodejs 创建,因此你的电脑上需要有 nodejs 的运行环境。如果没有,请到 这里下载 并安装它。
打开命令行窗口,进入你的服务器目录,输入 node bin/www 以启动服务器。例如,如果你将下载并解压后的文件放在“D:\test”目录,则在命令行窗口中执行以下命令:
服务器启动后,就可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localhost:3000/ 来访问了。
在根目录下有个 public 文件夹,你创建的所有文件(包括 html、css、javascript)都应放在此文件夹中。如果你在 public 文件夹下创建了一个 test.html 文件,则可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localhost:3000/test.html 来访问它。
API 的说明文档在 public 文件夹下的 api.txt,你可以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localhost:3000/api.txt 来访问它。